有人说

了解一座城市

就要从它的菜市场开始

小小菜市场里

藏着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底色

人间烟火小小菜市场

改头换面大大有文章

菜市场大多“脏乱差”?

多家农贸市场给出属于自己的答卷


新发地复市,只批发不零售


阔别多日,北京的“菜篮子”新发地8月15日重整旗鼓再出发,先行对外开放营业的是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主市场铁路以南的区域,果蔬交易量将逐步恢复正常时期的60%。新升级的新发地市场,实行预约进场、电子交易、全程留痕,让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同时,还实行买卖双方分区管理,买卖双方各有各的活动范围,不能“穿行”,摆渡车把货物从卖方区运到买方区。

批发商穿红色马甲,采购商穿黄色马甲,管理人员穿蓝色马甲,摆渡车司机穿绿色马甲,通过不同颜色的马甲区分进入市场内的人员身份。

新发地全面取消零售功能,不再向个人消费者开放,为满足居民日常零售的需求,市场外围新建了1000平方米的便民菜店。

谁说菜市场没“颜值”


大多数的菜市场往往和“脏乱差”有联系,最近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很多地方都启动了菜市场的升级改造,菜市场的发展潜力有多大?颜值有多高?
【湖北武汉:新潮市集复古又智慧】

武汉“明成一品”沙湖边市集,由原来的宏祥路生鲜市场改造而成,1500平方米、两层楼、40家商户各种生鲜,不仅有武汉名小吃烧麦、豆皮、热干面、猪油饼等,还有磁带、缝纫机、手摇电话等90后年轻人少见的复古老物件。

买菜之余,拍照打卡,坐二楼喝咖啡聊天,是件挺惬意的事,市集创始人周明成说:“我们要让00后也喜欢来这里”


【浙江杭州:一物一码可溯源 菜品信息一目了然】


自动测温门禁系统、实时可视化数据大屏,智能收银秤、5G垃圾分类箱……今年,浙江以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五化”提升为目标,全面启动新一轮的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作。

在杭州的骆家庄农贸市场,市场方通过智慧农贸管理系统,全程监控商户交易流水和食品溯源,市民可以通过智慧化数据大屏和猪肉追溯查询,追根溯源菜品源产地,实时查询价格和商户信息。大数据可视化让市场运营更透明、便民。

“你点我检”市场还设置了食品安全检测室,专人为市民现场检测食物农药残留,让市民买得放心、吃得安全。


【辽宁大连:有“颜”有“料”有“品”的农贸市场】


大连甘井子区农贸市场,在当地已经经营了十多年,面积约五千多平方米、有200多家的商铺,在今年7月上旬全方位升级改造后,农贸市场变身综合社区商业服务中心。


海鲜区、蔬果区、生肉区、熟食区、粮油区,用颜色来分区,消费者买东西时更加直观清晰明了。每个商户的招牌下面都有一个屏幕,显示着经营业户的营业执照、食品类别、食品价格包括它的产地,一目了然,保证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菜市场升级了,菜价会不会也跟着升级?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菜市场它最迷人的地方,可能还是物美价廉。但是改造之后,菜价是否受到影响?又有哪些地方变得不一样了呢?近日,在《小菜场大文章》央视新闻新媒体直播中,总台央视记者云连线了杭州市江干区彭埠街道工作人员金慧、武汉“明成一品”沙湖边市集创始人周明成和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俊,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解答。


升级改造会影响菜价吗?

武汉“明成一品”沙湖边市集创始人 周明成:我们不能把改造的成本直接转嫁给消费者或是商家。我们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用线上商城销售平衡线下的成本开销,这是我们的处理方式。

△ 杭州市江干区彭埠街道农贸市场

杭州市江干区彭埠街道工作人员 金慧:菜价绝对不可以涨,我们的初心就是为了便民、为了惠民。我们整个农贸市场的场所归于街道的集体资产,出租给市场方运营时可以让利。市场方要允诺绝对不可以把摊位费或者是其他的装修费加在菜价上。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 马增俊:我认为从国家部委也得重视这个问题,把它的市场定位用法律的形式规范,中央财政再拿一部分资金支持,在每个城市做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设置一部分的资金,或者物价调控基金,或者是基础设施的改造资金,去进行扶持。


农产品市场怎么改造,如何升级?今年年初,武汉启动农贸市场改造工程,这也是武汉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标准最严的一次颠覆式改造。目前,有142家农贸市场完成了改造,武汉市明成一品沙湖边市集正是其中之一。改造升级后,不止菜市场的气质发生了变化,环境卫生也大为改观。1500平方米的空间新增了中央空调、新风系统和隐形地沟等卫生设施。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 马增俊:农贸市场和超市不一样,大家都极力想把农贸市场改成超市,其实农贸市场是必须要存在的。国际上,从一些发达国家来讲也是必须存在的。

不管是街道管理、还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管理,我们提出同一个要求,都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都是现代城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只要发挥得好就行。我们要建立退出准入机制,不合格的就退出市场。

△图:武汉市明成一品沙湖边市集

杭州市江干区彭埠街道党工委委员 金慧:作为街道,整个农贸市场的场所归于街道的集体资产,那么我们来出租给市场方运营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让利,让出租方能有更多的优惠,比如说租金、装修等等。市场方要允诺绝对不可以把摊位费或其他装修费加在菜价和别的地方,一定要让老百姓最得利。

△图:杭州市江干区彭埠街道市场图片

武汉市明成一品沙湖市边集创始人 周明成:现在说的就是“菜市场+”的概念。农贸市场不仅可以买菜,还可以有文化内容的输出。我们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去了解它最好的方式就是逛菜市场。

△图:武汉市明成一品沙湖市边集的直播间
记者手记

总台央视记者 丁雅妮


从南到北,每座城市总少不了闹哄哄又充满浓浓烟火气的菜市场。我的家乡,是一座西北小城。我家附近,有一座人气旺盛的菜市场。我妈说,她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菜市场就在那儿了。市场里有个牛肉铺,我妈一直在那儿买牛肉。这么多年,眼看着摊主从当年的小伙子变成了老爷爷,但摊位就一直在那儿没变过。他家的牛肉卖的特别好,所以到下午,好部位就卖光了。我妈总是头一天特意去市场,跟摊主打个招呼,让人家给预留好第二天要买的肉。那个感觉还挺隆重的,特别像是你要去高档餐厅吃,必须提前电话订座一样。买的时间久了,连砍价的环节都没有了,买卖双方早就形成了默契。


最近几年,我妈常住北京,回去的时间少了。但只要回去,就一定会去市场看一看,即便不买肉,也要绕到牛肉铺看一眼,看到一切如常,就放心了。几个月前,听说市场被拆了,我的第一反应是,以后回家,去哪儿买绝对有牛肉味儿的牛肉?去哪儿买皮薄瓤沙满是汁水的西红柿?去哪儿买刚出锅香喷喷的转炉瓜子?跟别人描述地点,我们经常说“某某市场西边”、“某某市场东边”,以后怎么说?


对于很多人来说,菜市场它是个买菜的地方,你不会总把它挂在心上。可它又不单单是个买菜的地方。它构成了你的生活、你对一座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它在,你忽略;它不在,你失落。


如今,时代在变,我们对生活的要求也在变。更高、更快、更强,听起来也像是这个消费时代的追求。有人问,你有多久没有去过菜市场了?在如今的大城市里,生活节奏紧张,加班加点是常事,我们和菜市场早就是“白天不懂夜的黑”了;在满地菜叶子、充满鱼腥味的市场里挑挑捡捡砍砍价,这看起来是大爷大妈的套路。我们更习惯的操作是:冲进干净的超市,捡好看的蔬菜水果扔进购物车,扫码,结账,走人…… 所以,菜市场,它会不会真的有一天,彻底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好在,菜市场也很努力。这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各地都在推动菜市场的改造升级。改善市场环境,让买菜的居民能有更好的购物体验;完善各种质量监管系统,包括5G、大数据的应用,让菜市场的食品质量安全更能有保障,也让蔬菜瓜果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流通更加顺畅……


一切都在向着更美好的方向行驶,但它更像是个开场白。毕竟就像一位菜市场管理者说的,硬件条件的改善好做,软环境的改善可就艰难了。成本控制、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线上线下的融合、对于消费者的长久吸引力,这些都是菜市场管理者、运营者要面对的挑战。无论如何,菜市场的改造升级是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时代永远在变。这个过程中,我们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这真是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


原文转自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