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指数前100名 

我是一个闪光的标题

全省唯一孝义市全国第67位

携手奋进新孝义 





2020全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经·大雅·民劳》)实现小康是中国社会两千多年来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

今天让我们一起挎起菜篮子

快步奔小康

第一代 (1985-1988)图片最初的菜篮子

      1985年,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统派购制度”正式取消,改为“实行合同定购”。随后,为缓解国内农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由政府投资并管理的“菜篮子工程”——最早的农贸市场出现了。但此时的“菜篮子工程”仅算是农贸市场前期雏形。

第二代 (1989-1993)初具格局的农贸市场

      到90年代,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流通格局被建立起来。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达2080个,城乡集贸市场已达8.3万个,其中农副产品专业市场8220个,基本的“五站式”流通模式,农户——产销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消费者初具雏形,全国大市场、大流通的新格局农贸市场初步形成。

第三代 (1994-1999)供需平衡的农批市场

      在1994年,“菜篮子工程”实现生产基地建设为主转向生产基地与市场体系建设并举的新阶段。到1999年,我国“菜篮子”工程进入了新的发展历程,其显著标志是供求形势已经从长期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在商品种类,数量等方面能满足百姓生活需求的农批市场形成了。

第四代 (2000-2009)注重安全的农批市场

      到20世纪初,我国生鲜市场的供需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于此同时国内农批市场“商品安全事故”频发,政府对于农批市场的发展侧重点由“供求”转向“安全”,先后出台了如“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这类文件。注重保障百姓食品安全的第四代农批市场由此而产生。

第五代 (2010-2019)专业化管理的农批市场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农批市场成为了农产品零售主要渠道。产品供应充足,品类丰富,质量有保障已是农批市场的基本要求,但“脏乱差”的采购环境开始被消费者诟病。升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商户和市民使用体验感开始成为农批市场的新标准。提高居民采购幸福指数的第五代专业化管理的农批市场应运而生。

第六代 (2020——)现代智慧农批市场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充分发展,新一代的互联网 赋能,由政府政策引导与老百姓消费升级带来的高体验诉求的智慧新农批市场开始出现,以及2020年影响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反向倒退农批市场的转型升级,从环境设施、销售渠道、食品安全、检测溯源多个层面赋能,成为未来农批市场的中坚力量。